万科万村计划搁浅? 深圳房企多元化探路何去何从
原标题:万科万村计划搁浅? 深圳房企多元化探路何去何从
万科长租公寓品牌泊寓。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近日,万科万村计划取消部分深圳农民房房源的消息,进一步证实了此前万科高管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所言的多元化业务回报不尽人意的说法。
深圳地产分析人士李宇嘉认为,传统的拿地—融资—建房—卖房这样的周转模式房企非常熟练,但要做物业自持运营和跨界创新,深圳房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地产业告别快速扩张期,以万科、恒大、金地、佳兆业、京基、星河等为代表的深圳房企积极开拓非开发住宅业务,有的与地产开发业务相关,比如租赁、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等,也有的直接跨界,涉足金融资本、文教体旅、科技产业等领域,开始“去地产化”操作。
那么,深圳房企在多元化开拓中具体有哪些表现?对于多元化开拓又有哪些规划和目标呢?
●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龙头房企收拢多元化业务
近年来,万科大力推进多元化业务,转型做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业务已延伸至商业、长租公寓、物流仓储、冰雪度假、教育等领域,尤其是租赁业务已成为开发业务平起平坐的核心业务。但万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祝九胜此前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坦言,目前万科集团的多元化业务的回报水平不尽如人意。
地产开发主业优势渐渐消失,多元业务又发展缓慢,使得万科倍感压力。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万科正式由以往的多元拓展模式变为收敛聚焦模式,有些业务被暂停开拓或压缩规模,比如养老等。
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形容万科多元化发展目前是“修枝剪叶”不是“砍树伐木”一样,从单一的住宅开发到多元化布局,已成为深圳房企近年来的战略方向。而对开拓的新业务适时调整,是一贯的做法。
比如恒大近年来涉及的业务领域,从地产、旅游、金融、大健康一直跨界到新能源汽车行业,许家印称,未来5年恒大不会再涉及更多产业。
实际上,恒大多元化业务开拓并非一帆风顺。过去恒大尝试过粮油、乳业以及矿泉水等产业,但由于每年产值太小而取消或收缩。在许家印看来,选择一个产业布局的标准,是期望该产业的规模应和恒大目前的规模相匹配,比如旅游、大健康和新能源汽车未来都是可过万亿规模的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文教体旅“开花”,增多连接用户触点
在开拓创新过程中,参与文教体旅领域的深圳房企最多。
文创方面,在深圳,招商蛇口价值工厂及南海意库、华侨城OCT当代艺术中心、满京华美术馆、星河国风艺术馆、万科美术馆及万科设计公社等,都是房企用于与用户连接、互动的艺术空间。
而教育方面,京基深圳城市大学和万科梅沙教育都是各阶段教育业务的代表。“未来城市将是一个能持续发展、体系完整的细胞城市,万科要与深圳人产生上亿级的触点,来增强消费者对万科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万科集团梅沙教育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张纪文认为。
体育方面,恒大和佳兆业各有一支中超足球队。恒大足球队已经多次赢得亚冠、联赛冠军,而佳兆业则正在适应中超。金地的网球产业一枝独秀,旗下弘金地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已在网球垂直产业链深耕多年,涉足赛事经纪、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资产等四大产业集群。
为何房企如此专注开拓新产业?金地方面表示,网球产业最终意在反哺主业地产开发业务,实现多个产业的联动耦合。
而在文旅产业走得更远更顺的,则是华侨城集团。华侨城集团从早期世界之窗、欢乐谷开始,就已独辟蹊径。虽然文旅产业资金投入大、沉淀周期长、产业链条长,但华侨城集团却以文化旅游带动辐射区域的商业配套、生活品质,进而带动居住产品的销售以反哺文旅上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界科技产业,寻求发展新赛道
随着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深圳房企也开始大力投入科技产业,以恒大、宝能为代表的房企进入新能源产业,万科开始在不动产科技方面想法多多,而星河产业则通过股权投资不断布局科技产业,甚至涉足航空航天产业。
恒大和宝能拥抱科技的方式非常直接——投资某一个新兴领域的主体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领域,选择投资整车项目;而中小房企则更愿意选择上下游产业链,如投资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
恒大发布的2018年财报指出,要力争成为新能源汽车集团,计划3年内实现50万至100万辆的产能建设。公开资料显示,恒大已经在整车研发制造销售、动力电池技术、轮毂电机技术、社区充电等领域完成布局。
宝能也在力争用10—15年时间将宝能汽车打造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汽车集团。在整车领域,宝能以66.3亿元收购控股了观致汽车,先后在广州、杭州、昆明、西安、昆山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深圳房企有的涉足新能源,有的则“仰望星空”。2018年10月29日,由星河创投已投企业——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设计研制的型号为Scorpio-1的“星河号”卫星发射成功。星河以“产城融投”模式,通过50亿产业基金,参与投资孵化近40余家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企业,其中,星河在商业航天领域已投资了国星宇航、天仪研究院、星际荣耀3家企业。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分析,目前房企在业务创新方面,活跃的主要是龙头企业,此类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项目值得肯定,但业务管理方面还是需要稳定技术和管理团队,这在产品创新初期尤其很关键。
(责编:孙红丽、毕磊)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