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年 我的衣服我做主
任何社会中,服装和文化的变化是同步的。改革开放40年,不同的服饰犹如一个个独特的视觉印记,记录着一个个历史画面。
“最初,我们就卖单一的半身裙,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品类一站式购物,仅一个夏季,就有七八千个款式更新。”叶秋江说,这么多款式,除了不定时去欧州、韩国、日本、香港、深圳等地去看最新的流行趋势和面料外,更多还是聘用时尚职业买手,通过他们掌握最新的服装信息,利用智能手机微信实拍样衣,直接沟通下单。
那一年,流行格子服装。(摄于1991年)
台州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62元,其中衣着消费支出为2507元。
2000年
其实,从衣着变化,回头看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迁过程,除了回忆更多的是感慨,正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瞧,多漂亮的婚纱!(2011年2月26日摄于椒江街头)
从40年前满街黑、灰、蓝色“制服”,成千上万人穿同一款服装,到流行全国的喇叭裤、蝙蝠衫,再到今天潮流稍纵即逝,风格千变万化的各类服饰……台州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人们衣着的变化来找到最直接的答案。
台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0541元,比1990年增长5.7倍,其中衣着消费增长4.4倍,占8.5%。
1980年
因为有个做生意的父亲,叶秋江童年时穿的衣服,总是比身边的同学更加时髦。“父亲每次经过上海,都会带最新潮的衣服给我,比如百褶裙、英式小马甲等。”叶秋江说,有次,她穿着一套黄色运动套装去学校,让同学羡慕不已。在叶秋江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的服装更多是受影视剧的影响。大家喜欢模仿影视剧的明星变换着各种形象,时而黑纱T恤,时而迷你短裙,时而厚底松糕鞋。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水平有限,穿衣的数量也比较少。用当时的话讲,人们的衣着穿戴以艰苦朴素,其实还是供应紧张。现在,商场里各式各样的服装琳琅满目,人们选购衣物不再追求衣物的遮体避寒功用,而是融入更多地审美因素,对穿衣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个性化搭配。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