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的机器人梦: 不足一年已有176件专利
图片来源:碧桂园官网
记者 | 王静
将机器人作为地产主业外重点发展的方向后,碧桂园在这个全新领域的投入正初见成效。
去年7月,碧桂园全资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由此来推动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
作为传统房企的碧桂园,这一全新布局和大规模投资计划公布后备受各界关注,但因涉及技术保密等因素,这家公司成立近一年以来的业务进展情况外界却知之甚少。
5月24日,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的一场内部会议传出了一些最新的研发信息,让关注他们进展的外界得以了解到将近一年时间后,这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平台,计划打造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圈的公司,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当天举行的第八期新员工培训会议上,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兼基础技术研究院院长戴安刚在交流中说,公司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全力投入研发工作,已陆续递交申请专利176件,并在诸多领域取得快速突破。其中,自主研发的AGV导航精度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戴安刚是建筑机器人的主要研发负责人。他还提到,博智林正在聚焦、重点攻克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和逐步量产,目前在研产品有20多种,涵盖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和物流等建筑工艺流程,已有8款建筑机器人进入工地现场测试。
作为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公司,这一研发和测试进程也体现着碧桂园效率。除了建筑机器人外,博智林的其他研发项目进度可观,机器人餐厅从无到有,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正是基于地产业务超过2200个项目的庞大需求,碧桂园才致力于在智能制造这个新领域发展建筑、物业服务等相关机器人产业生态,同时,杨国强在多个场合也表示,希望为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进步做点事,对机器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梦想着建筑工人做的繁重、重复的劳动由机器人完成……它首先是符合我们对零伤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使我们的质量提升,第三能使我们的效率提升。”
碧桂园将发展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重点放在了建筑机器人上,这一目标是与碧桂园房地产开发业务高度匹配的。
在今年初的碧桂园集团年度会议上,杨国强已经提出了他对建筑机器人的研发要求。他当时提到,希望10个月后能在很多地方用机器人做建筑。我们已经在安排生产适合机器人使用的铝膜、顶架、爬架、墙板。”现在看来,博智林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的进展初见成效。
博智林对建筑机器人是全链条式的研发,包含了机器人的本体与控制器等。与一般工业机器人不同,建筑机器人面临的工作场景更为复杂,对机器人提出的挑战和要求都更大,所以最为核心的并非机器人本体,而是控制器。
因此,人才战略也成为支持博智林快速发展的原因,这也是杨国强近年来一直坚持和所倡导的。同样,这也是碧桂园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大原因。
博智林从成立至今,引进了众多业内一流公司的多名技术领军人物、资深专家、优秀人才,目前已形成4大研究院和2大事业部的多核心业务单元。
今年5月1日以来,他们累计引进研发人员234名,比4月末增长51%,其中80%以上是行业内的中高级研发工程师。
记者翻查资料发现,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的执行总裁周小天,也曾是知名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的终身制高管。
博智林投身机器人事业无疑是一项全新的挑战,毕竟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为高科技行业。
这家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将是全方位的,其首批产品将围绕部分成熟建造工艺,将工艺拆解成200多道工序,选择了其中一些机器人效益最高、最危险,重复率最高的工序,进行建筑机器人研发。
为了加快技术的研发,在谋划“博士成林”的同时,博智林也积极谋划“大学成林”。
目前碧桂园机器人公司不仅成立了机器人和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部门,还与海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企业和高端人才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其他传统高科技企业相比,博智林已经具备了资金和一些人才优势,各项事业也正加速起步,同时在人才、技术储备方面已经显示出竞争优势,研发成果也同样崭露头角。
国际上如西门子、三星等大型科技企业,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突破技术壁垒,实现管理团队的磨练,产品运用的实施。
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为机器人行业的后来者,虽然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已取得成绩,但想要完成他们的初衷和达到杨国强的设想,这家新公司也还需要更多努力和突破。
杨国强对博智林机器人的前景,显得信心满满:“我们要迎接’机器人建房子’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绝对要做出来,这是我们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
免责声明:
1.本图文转载自:界面
2.凡注明转载来源的图文信息,均为其他媒体或平台的作品,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或者联系搜狐焦点上海站版权部:021-23081573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