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阅读乡村 我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聚焦乡村振兴
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像浙师大学生一样利用专业所学,回馈社会的还有不少。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在乐清开展眼健康入户调研和义诊活动,让百姓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眼部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54名大学生利用暑假深入省内百镇百村,与驻扎当地的百名第十批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对话、访谈,体验农指员的工作……
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45分钟公益课堂·萌芽”实践队走进山东海阳。之所以选择山东海阳,是因为这是实践队队长张嘉帅的老家,他在当地的幼儿园做了5年的公益教学。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欠缺,孩子们在幼儿园接受的艺术教育相对薄弱。暑假前,他向指导老师提出了申请,希望帮助家乡加强儿童艺术教育。
让青春在付出中闪光
每年暑假,每个高校有不少支教实践队走进乡村学校,他们帮助别人、锻炼自己。但短周期的支教活动难见效果,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充分等,也让年轻人力不从心。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了让实践更有含金量,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更有目标、更有计划地进行社会实践。只有让大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接受与认可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才能真正提升社会实践的效果。
因为前期充足的调研,学生们到了当地一下子进入了角色。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准备了播音主持小课堂、儿童声乐培训课、绘画课等传媒特色课程。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如何提前筹划,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从而提升社会实践的“含金量”,成为我省许多高校努力探索的方向。
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这个暑假,宁波大学共有276名师生党员奔赴11个县(市、区)开展“红色印迹”党员寻访活动。他们与村支书对话、跟随乡村医生的步伐、体会乡村教师的坚守……调研中,学生们发现农村人有一种质朴乡情,更明晰今后的奋斗目标——潜心学习,学以致用。
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学生周楠楠眼里,一心扑在养殖场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李来国,有着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也要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周楠楠说,社会实践从走近身边的人出发,更能引起共鸣。
近些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质量也渐渐向广、向深。
什么样的支教方式是现在大学生所期待的?
回馈社会
课堂是对实践的理论总结,社会实践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用科技和知识的力量给基层带来切实的帮助,是许多大学生实践团的初衷。乡村这片广阔天地永远是青年追逐理想最好的实践地。”浙江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指导老师说。
浙江在线9月4日讯(浙江线记者 马悦 通讯员 张芝萍)这个暑假,我省各地的高校大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成为高频词汇。在实践中,年轻人懂得了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头顶烈日,养殖场里热浪杂着鱼腥味扑面而来。在这里,来自宁波大学以“寻访百名时代英雄”为主题的“红色印迹”党员社会实践团成员遇到了自己的学长——毕业于宁大的“养虾达人”李来国。令年轻人感佩的是,李来国放弃了安稳的事业单位,从零基础养虾开始,打拼成为养虾专家。
关注热点
7月初,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印象田园·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师生们来到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池淮村,沿途寻找废旧瓶罐、农具、旧轮胎、自行车等可重新利用的物品,用双眼发现“宝物”,用心灵思考“妙计”。废旧的轮胎改装成了绚丽的花盆,废弃的塑料瓶包裹上“外衣”,点缀墙面和篱笆……年轻人了解乡风民俗、村里的产业,利用现有的材料与工具,用创意为乡村锦上添花。
精心筹备
实践“含金量”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暑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乡村振兴计划”“八八战略15周年寻访”等都成为青年学子社会实践的关键词。在不少高校团委负责人看来,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正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