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40年·百姓心声
烧柴灶需要柴草,一户人家一日三餐、烧水做饭,甚至煮食喂猪都离不开,使用量是巨大的,仅靠自家责任田里的麦秸和稻草根本就不够用。为此,人们往往要利用农闲时节,盛夏冒着酷热到野外割茅草晒干,或者冬天迎着寒风去山上耙松针,运回来码成垛,以接续灶膛的烟火,不至于因缺少柴火而断炊。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到了雨季,为防受潮,常常要将柴仓堆得满满,甚至半个屋子都要用来储存干燥的柴草,既不卫生,也不安全,稍不留神还会引发事故,潜藏着很大的隐患。那些年头,村里草垛、房子失火的事情常有发生,一旦招灾,生活尚未宽裕的人家便要蒙上一段很长时间的阴影。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便迫不及待地修建起独立的厨房。
炊烟袅袅的乡村(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说出你的故事——从即日起至9月底,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开展“南京40年•百姓心声”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面向广大市民,通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通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故事和心声,记录下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与幸福瞬间,充分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40年来的沧桑巨变,激励人们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烧柴灶(图片来源于网络)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这是我记忆深处最优美的旋律,也是我闲暇之余最爱唱起的歌曲,歌声中升起的一缕炊烟,袅袅绕绕,伴随我度过40多年的村居岁月,留下了最为深切的记忆。如今听起来,歌曲依旧那么悦耳动听、亲切感人,而炊烟却已经从我生活的乡野村庄和居住的农家小院飘散远去,随着炊烟散去,人们也逐步告别旧时光,迎来了新生活。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