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园”,怎么进
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立德树人,这应该是衡量一项活动能不能进校园、怎么进校园的标准
“同心同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群策群力,创建国家健康城市……”上一年级的女儿每天回家都要背诵一段口号。好不容易背下来市里的,又要背区里的上百字的几条“创城”口号。
没过几天,女儿又带回来了好几个问卷、调查。这样的“进校园”活动并非个例,税收知识进校园、优生优育进校园、慈善文化进校园……问了问身边其他学校的孩子,情况都差不多。
门类繁多的“进校园”活动,首先是过多过滥。有些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并无裨益,加重了他们本就繁重的课业负担,也使得家长和老师疲于应付。即便有的活动对孩子有好处,也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和生长规律,而不是不同年级一锅烩。更有一些活动,商业色彩深厚,出板报、搞征文和演讲比赛,最后却结束在交纳不菲的费用上。
这些活动,之所以不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老师也多有怨言,关键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放到孩子的成长上。不少部门在开展活动时,都把公众知晓率作为考核指标,于是便盯上了学校,一些业务性、工作性很强的活动,便堂而皇之地“进校园”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中小学基础教育,就是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加强品德修养上、增长知识见识上、培养奋斗精神上、增强综合素质上六个方面下功夫。
学校不是象牙塔,不可能封闭办学,让一些有益于立德树人的活动、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六个素养的内容进入学校,不但必须,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比如,法治知识进校园教会了学生是与非、消防知识进校园让学生懂得在危险面前如何逃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学校不是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立德树人,这应该是衡量一项活动能不能进校园、怎么进校园的标准。
《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14日 12 版)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