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门窗 >

开山岛上一昼夜:我们的一天,他们的32年

时间:2018-09-20 15:38:40 来源:网络整理

9月2日 5:30

实在睡不着,记者索性打开手电,翻开床边一摞摞的守岛日志。

9月1日14:30

9月1日 15:40

我们品尝到海水的滋味,却品味不到他们32年如同与世隔绝般的苦涩。

“这里本来是解放军一个海防连的营房。营房有上下5排共58间,都是当年战士们用石头砌成的。1986年部队撤防,守岛任务便交给了县人武部。”走过一间间营房和一座座防御工事,看到墙壁上至今还留有当年驻扎连队的痕迹,记者耳边依稀传来当年大炮的轰鸣声和战士的呼号声。

王仕花带着我们踏上了这条他们走了32年的巡逻路。通往灯塔的这段台阶,是他们走得最熟的路,一级级台阶,一个个角落,在王仕花眼中就像手上的掌纹那般清晰明了。

晚餐时间,王仕花下厨,给我们做了辣白菜炒牛肉、煮海螺……招呼大家坐下用餐,她自己却只挑虾皮拌米饭吃。她说,这么多年习惯了吃清淡的。

“敬礼!”挂旗、展旗、敬礼,没有国歌伴奏,没有仪仗队,国旗沿着旗杆、迎着海风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蓝天。

开山岛码头

遥远的海平线上,又一轮朝阳升起,一道道霞光染红了海面。开山岛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因为那时开山岛晚上漆黑一片,常有渔船撞上去。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告诉记者,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开山岛上一昼夜:我们的一天,他们的32年

开山岛上一昼夜:我们的一天,他们的32年

无数个这样的黑夜里,走在这条路上的王继才会想什么呢?

我们看到了那棵最早在岛上安家的苦楝树,却看不到他们当时种树的身影。

哪怕就是这短短的一昼夜,远离繁华的城市,失去现代生活的便利,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很多不便、孤独和艰辛。

2018年9月1日,我们登上了开山岛,在这里度过了一昼夜。我们走进王继才和王仕花的家,体验他们32年坚守海岛的滋味。

远远的,一排排依山而建的石头房子进入记者视野,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一名坑道里的新兵,刚下连队时每天记日记。后来他发现,每天记的内容都一样。再后来,他就开始爬山,可发现山外还是山……

我们听到王仕花吟唱的《大海啊,故乡》,却再也听不到王继才吼出的《咱当兵的人》。

渔船停靠码头的过程并不顺利。在岸上看着风不大,可是海上的风浪颠簸得渔船就是靠不上去。在绕行调整了几次后,船舷重重地蹭在码头上,被撞出一个凹坑。

我们看到了他们巡逻时用过的煤油灯,却看不到寒冬冷夜里他们执著前行的背影。

在喧闹中走向安静,32年过去了,人走房空。在海风海雾的侵蚀下,老营门早该是门窗破损、蛛网密布。可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间营房都门窗整齐、干干净净。

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记者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9月1日 19:30

“2014年3月”“2016年7月”……走着走着,记者发现很多路上用水泥修补过的地方刻着这样的日期。王仕花说,这是老王的习惯。每修缮一样东西,他都会详细记下时间,方便日后的检查和加固。

“老王不在了,草都长高了。”走进菜地,王仕花蹲下来就开始拔草,旁边是王继才生前挖下还没来得及栽种的树坑。

在王仕花的带领下,3位民兵护送着国旗,一步步登上台阶,记者紧随其后。

我们回味着无花果果实的甜蜜,却体味不到他们绿化小岛的艰辛。

△通往灯塔的这段台阶,是王继才和王仕花走得最熟的路。一走,就是32年。图为王继才牺牲后,王仕花继续巡岛。  张 雷摄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