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门窗 >

农村孩子创业成装饰协会会长 刘希忠:从打工到成功,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时间:2018-09-13 13:18:58 来源:网络整理
  1964年7月8日,刘希忠出生在当时的莱阳县石河头公社东石河头村。他的父亲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受过伤,复员后回到家乡,在周围几个村教学,担任小学校长。“他吹拉弹唱画画样样通!”刘希忠说,自己后来所以能学好木匠搞装修,也许就得益于父亲的遗传。

农村孩子创业成装饰协会会长 刘希忠:从打工到成功,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靠信誉,打工多年成大器
  进市区,开始接触装修活
  1983年,学了一年木匠的刘希忠跟着一个技术高超的师傅到了烟台。先是在莱山两埠村挨家挨户为村民做门窗、打家具。第二年春天,他就和老家木器厂出来的几个师兄弟一起来到芝罘区新桥打工。“当时新桥还是个村,我们住在村里马车队养马的马棚里。五间大房子,中间没有隔断,一边养着马,一边是我们睡觉打地铺的地方。每天早晨天不亮,养马人就开始在屋里铡草喂马,各种气味和灰尘充斥着整个房间,吃饭大多是买个馒头就着咸菜,我至今都忘不了。”刘希忠告诉记者,在新桥那几年正赶上村里搞建设,很多村民家里的门窗、家具上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那些年,他还在新桥基建队、新桥食品厂、新桥砂轮模具厂和新桥木器厂打过工,很多新桥人都知道他的手艺好。
    36年前,一位农村高中毕业生为了生计学起了木匠,后来凭借这手艺来到烟台打工,一步一个脚印。如今,他不仅是一家装饰公司总经理,还是一个中小企业装饰协会会长,甚至还作为政协委员为烟台的发展献计献策。他就是烟台市中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希忠。

  办公司,老乡抱团搞装修

农村孩子创业成装饰协会会长 刘希忠:从打工到成功,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YMG记者滕新书摄影报道

  到烟台,挨家挨户打家具

  上世纪80年代,城里人的住房还是分配制,基本不需要装修,顶多是需要几件家具;而郊区农村各家自建房子,建房时大都请木匠一并做好门窗和桌椅板凳等家具。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的木匠都想到城里挣钱。
  1991年底,刘希忠被当时烟台市建委直属实体企业———大成国际实业总公司大成装饰公司聘为计划内临时工,还担任了工程负责人,开始接触正规装修公司的经营和施工管理。到1997年国家禁止机关单位开办实体企业时,刘希忠所在的装修公司解散了。下岗后他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施工队,带领几十个老家出来的木工承揽装饰工程业务。随着声誉的提高、队伍的壮大,2003年,刘希忠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烟台市中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初期没有积蓄和资金,办公场所是借一个老大哥的钱租的,设计师用的两台电脑是一家证券公司淘汰下来的。”刘希忠告诉记者,他记得公司接的第一笔大工程业务是在牟平养马岛海区南面一个当时很荒凉的地方,是一个主体工程尚未完工的项目,装修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内设大型会议室、办公室和豪华大堂、假山等。“因为当时那里要作为烟台市第二届果蔬会分会场,必须在指定日期内完工,装修质量要求高、工期紧,建设方和很多同行都不敢肯定能按期完成任务。但我们凭借之前良好的信誉和人脉,最终如期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建设方的赞许。”他说。
  2012年8月,刘希忠的公司在烟台开发区接手了一个近4000平方米的项目。为了赶工期,在土建工程尚未交工、所有的外门窗都没有安装、屋外顶面防水层还没做的情况下,他们就开始施工了。等到所有的轻钢龙骨石膏板墙面间隔好、封了石膏板,部分石膏板吊顶也已完成时,一个月三场台风挟带暴雨袭来,造成大面积室内泡水,石膏板墙面和顶面过水严重。“为保证工期和质量,没等建设方答应损失补偿,我们就全部更换了新的石膏板,虽然因此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但也赢得了声誉。”谈起公司的业绩,刘希忠自豪地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烟台万华参观考察时首选的参观部门,也是他们公司装修的,他们2015年还因为这一项目获得过万华集团数万元的奖励。

  “当年学木匠,就是觉得这手艺可以养家糊口,根本没想到后来能到烟台开公司,还有能力为社会做点事情。”昨天,烟台市中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希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次静下心来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感慨自己的变化之大。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