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具 >

认同与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

时间:2018-10-15 20:09: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为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

  建筑遗产并非仅是那些古老的遗址或遗迹,它是历史、现在,也是未来。20世纪建筑遗产包括所有风格和功能的建筑,如城市聚落,城市公园与景观,艺术作品,家具与室内设计,工业与工程作品,考古或纪念场所等。

  1984年,在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逝世50多年后,他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创作的多件奇异作品,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0世纪建筑遗产逐渐多起来:1956年至1960年在荒野上建造的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1987年入选;1909年兴建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市2003年入选;经过26年努力,2007年6月,悉尼歌剧院终于“申遗”成功。与此同时,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们也瞩目“申遗”之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奥斯卡·尼迈耶等建筑作品先后“申遗”成功。2016年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勒·柯布西耶跨越7个国家的17项作品,历经7年的艰苦努力也“申遗”成功。这不仅是对建筑师的褒奖,更是对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的又一次认可。

  20世纪建筑遗产是近现代百年风云的载体,是见证人类知识、文化、技术乃至艺术变革的纪念碑,但相较于古老或传统的遗产,却较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1981年10月,第五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了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周边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后以建成时间不足10年而未果,但此事引发了国际社会对20世纪人工创造物的关注。

  早在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年”时,欧洲理事会便通过了《建筑遗产欧洲宪章》,其中第一条即“欧洲建筑遗产不仅包含最重要的纪念建筑,还包括那些位于古镇和特色村落中的次要建筑群及其自然与人工环境”;1995年6月,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20世纪遗产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当代遗产的理解,关注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守护和保管。2011年6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下属的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公布了《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办法的马德里文件(2011)》,成为国际社会对20世纪遗产认定标准之一。2001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为20世纪遗产制订了为期一年的“蒙特利尔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将200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定为“20世纪遗产”,强调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于2014年组建。该委员会以国际化视野和标准,在2016年和2017年评选出两批共计198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不仅受到建筑文博界赞赏肯定,也得到社会公众的热烈关注。同时必须看到,由于20世纪建筑遗产尚属新遗产类型,缺乏实施保护利用的法规保障。在大多城市中,20世纪遗产相对于已挂牌的各级文保单位,较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仅以北京为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如总工会大楼、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华侨大厦、北京儿童医院等均全部或者部分拆除。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检阅这40年的成果,城市建筑是最重要的历史物证,其中20世纪“80后”改革建筑应该成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典型代表。


  英国20世纪学会前主席G·斯坦普曾说:“命运的车轮正在不断地加快转动,创新和复兴之间的距离正在消失”。其意义在于提醒城市管理者、建筑师及公众,20世纪城市最可贵的当属文化特色,它不仅融入城市的血脉,更构筑城市的性格。由此,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就是要找寻到最恰当地对它“再利用”的形式。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4日 07 版)

(责编:袁勃)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