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装 >

农村新青年:进厂,一辈子也不可能的(2)

时间:2018-11-03 15:52:51 来源:网络整理

  装修工头秦现忠:会一门手艺才是真功夫

  宝峰的土地适合茶叶生长,政府也定期组织茶叶种植培训,王健茶园60多万株茶生长势头好。茶叶盛产时,可盈利40万。

  今年,是王健种植的茶叶丰收的头年,他通过朋友圈宣传的方式,将自己的茶叶卖到了四川、西安等地,随后,他又学会了手工制茶,比起机器制茶,虽然产量少,但卖价高出许多。

  “当老板比打工强。”如今,王健的母亲也认同了儿子的想法。

  1989年,秦现忠出师后来到了重庆主城,成了一家装饰公司的家居装修工。每天清晨6点左右,秦现忠就得出门,赶往客户家里,做家具、打墙、粉刷、水电安装……一天忙下来,往往要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很累,实际上也挣不到多少钱。一块钱一天,当时从石桥铺到解放碑的车票都要5分,吃面1角。”

  2002年,秦现忠察觉到家居装饰生意越来越火爆,干脆自立门户,组建了装修队,做起了“工头”。凭着踏实、肯干、细心,老客户都很乐意给秦现忠介绍业务。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年能承包五六十家房屋的装修,净挣9万元。

  养殖失败了,王健另寻他路。

  2014年,永川大力发展茶种植,王健向亲朋好友借了60万,承包了120亩土地,开始了茶叶种植。

  后记

  26年前,渝北石船镇的秦现忠高考失利,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留在石船和父母一起务农,要么进城里去工厂打工,秦现忠选择了前者。

  “我觉得做装修比进厂好得多,选择性强,而且资历越深越吃香,不担心失业。”秦现忠说,现在他的装修业务甚至扩展到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还有客户特地从北京赶回来请他去装修房子。

  人生本不该只有一个选择,这一点对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同样适用。但不管在哪里,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记者/佘振芳 实习生/唐李琳

  留乡务农第一年的春节,秦现忠听返乡过年的朋友说,城里做木工赚钱多。于是,秦现忠咬咬牙拿出了全年做农活挣的的300元积蓄,去镇上拜了一位木工师傅为师,想学一份手艺将来养活自己。

  “我妈一心想我去打工,那个相对稳定,又没得赔钱的风险”,王健说。因为“不听话”,从王健种植茶叶开始,母亲就没有帮他干过地的一件活,两人说起话来也始终是红脖子瞪眼的。

  回家后,只有高中文凭的王健揣着兜里的300元去书店里买了几本养殖类的书籍,开始了他的养殖事业。因为弄不清楚疫苗究竟该怎么打,王健养的500只鸡死了2/3,损失5万。“看到我老汉背着一筐筐的鸡去山上埋,真的心痛。”

  新时代给了年轻人在社会分工上的多重选择,伴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新青年相比于上一辈无疑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他们看到了花花世界的美好,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广阔,对于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的规划,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杨雅新父母的话说,是“真敢想”。

  王健告诉记者,他身边很多朋友,都不想进厂,有的在做快递员,有的做外卖骑手,有的开起了民宿,有的则做起了乡村自媒体和农村土特产电商。

  王健打的最后一份工是在山西采煤,他的腿在煤矿被弄伤了。医生诊断为右小腿骨头断裂,王健前后做了两次康复治疗,花了两年时间。养伤期间,王健决心回到家乡发展:“打了12年的工,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