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消息,百姓收入大增远高于10年房价涨幅,还买不起房?
房价高买不起房的话题永远聊不完,可是总有很多人在忽悠说房价不贵。我们真缺钱吗?5月30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本市2018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4258元。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刚刚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9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4元,同比增长8.2%。
这个收入增长还是很可观的,但又没有落到你头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说了半天收入或工资,一切都是浮云,都是人家的收入。可面对高房价望尘莫及却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5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通过梳理过去1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全国商品房均价逐年稳步攀升。从2009年至今,尚未出现年度下降的情况,并已在10年内翻了一番。200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977元,而到了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10年涨幅为156.6%。相比之下,全国平均房价10年涨幅不及居民收入增速。
这已经不是第一财经第一次发表此类观点了。2015年,一财发布《房价增长不离谱:家庭收入增99.7%房价涨21%》文章。
这时候可让一些专家抓住机会了,再次为高房价辩护,你看收入增长这么快,还怪房价上涨吗?此前,地产大佬也曾经说过,工资都涨40倍,房价才涨6倍。“92年全国平均房价是996块钱,2016年估计在7100、7200元。但我们从历史上看,谁还记得92年大学生毕业工资多少钱?80块。80块对900多。2015年大学生毕业工资多少?3750块。80块对3750是增加多少倍?40倍。房价多少倍,6点多倍,你们说房价是高了还是低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怨房价太高,甚至各种原因都找了,连丈母娘也躺着中枪,很多人也把房价上涨原因归结为收入增加,因为居民收入增加了,所以房价就涨上去了。如果真是这样,想要稳定房价,那抑制居民收入增加不就得了吗?
统计数据本没有错,可是将百姓的感受忽略而统计出的数据实在冷冰冰。目前的平均工资很难体现被统计人员个体收入的差异性。比如有的大国企,高管工资特别高,但是普通一线工人工资非常低。所以,这大多数普通人的工资被一平均也就成了富人了,他们的真实收入水平也就彻底抹杀掉了,而更重要的是抹杀掉了他们的真实感受。所以,很多人说自己被平均了。
而那些根据房价收入比不吃不喝需要几十年才能买套房的统计又怎么讲呢?
房价其实也是一样的,如今市场严重分化,也不是哪里房价都高,更不是哪里房价都低。有香港的房价,也有东北小城镇的房价,完全截然相反。中国楼市区域性极强,热点地区房价涨幅远远大于非热点地区。一个城市的热点区域房价涨幅也远远高于非热点区域。所以,统计出来的平均房价也不能代表各城市的房价,收入同样如此。
工资增长与房价上涨到底有没有可比性?除了很多人被平均了,也不否认这些年我们的腰包确实鼓起来了,钱挣得也多了。只是跟房价一比,就觉得跟穷人差不多。毕竟你也得住房子吧,即使不买,在高房价下,房租依然很贵。
实际上,房价上涨幅度与收入上涨幅度没有可比性,这不是一道数学题,而且房价基数之高,稍有一点的上涨那就可能是几千的增加。另外,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又被平均了。
好在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下,市场越来越稳定,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这几年房价整体也增幅变缓了,一方面是房地产大周期过去,另一方面就是调控的长期持续性,对市场的稳定起到很重要作用。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房子不是普通商品,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这很正常;另外,虽然房子有特殊性,但终究也是商品,可是这么多年房子被当做投资品和金融品甚至奢侈品来炒作,让购房者怨声载道,除了对买不起房的一种抱怨,更多的是一种“辛辛苦苦一辈子还不如炒套房来得更实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状态的一种控诉。
虽然数据统计可能没错,但这样的诱导,损害的不仅仅是数据统计的专业性、科学性,损害的更是老百姓的尊严和感情。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