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镜头记录乌鲁木齐近40年变迁
自1982年拍出第一张胶片,李向东手中的相机就没有再放下过。近40年来,他不断穿梭于大街小巷,将镜头对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用镜头记录乌鲁木齐近40年变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昆仑宾馆“一枝独秀”,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从富有新疆风情的国际大巴扎,到散发现代气息的时代广场。回首近四十年乌鲁木齐城市面貌的变化,李向东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乌鲁木齐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骨架越来越大。他坚信,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他镜头里的首府还将散发更加迷人的色彩。
1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高楼屈指可数
李向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乌鲁木齐高楼可谓屈指可数,最高的建筑是八层的昆仑宾馆,因此也称“八楼”。当时他站在“八楼”附近的鲤鱼山上或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取景,整个城市都能尽收眼底。
到了1983年,位于长江路的新疆饭店建成,9层楼高也首次超过“八楼”,成为乌鲁木齐新的地标建筑。此后,乌鲁木齐“第一高”不断被刷新。1985年,13层高的新疆华侨宾馆拔地而起,1987年,17层高的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生产业务楼建成。到了1988年和1989年,19层的新疆工会大厦和22层的新疆假日酒店相继落成。
李向东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乌鲁木齐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虽然不及10座,但和十年前相比变化巨大,这也体现着改革开放后乌鲁木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2上世纪九十年代 高楼如雨后春笋出现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里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为了拍摄到画幅更大、清晰度更高的画面,李向东买了新相机,并自学了摄影知识,也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摄影师,并时常爬上乌鲁木齐制高点上鸟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李向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乌鲁木齐建成了一大批高层建筑,其中以银行和酒店居多,大部分都在20层以上,最高的中银广场达到了38层。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更加注重建筑设计理念,外观也更加现代,不少建筑采用了玻璃幕墙。在建筑工艺上,乌鲁木齐也逐渐与国内领先水平接轨,开始建设大跨度的钢架结构建筑,1998年建成的国际机场T2航站楼就是典型代表。
3进入2000年后 高楼追逐科技含量
进入2000年以后,乌鲁木齐高层建筑开始转向住宅领域,电梯直达,配套设施齐全,市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主持设计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建成。这座建筑成为新疆本土风格、现代商业理念和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完美结合,成为首府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商业中心。
进入2010年后,乌鲁木齐涌现了一批科技含量十足的建筑。他曾拍摄过位于天山区幸福路的“幸福堡”,他说,这座6层独栋建筑虽然在高楼大厦中并不起眼,但节能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也给整个建筑行业树立了标杆。
4现如今,每隔数月都有新变化
“原本只需要站在雅山的半山腰就能把大部分的高楼框到镜头里,随着城市越长越高、越长越大,我也越跑越远,越爬越高。”李向东说,最近几年乌鲁木齐骨架不断拉大,特别是经开区(头屯河区)和高新区(新市区)建设日新月异,几乎每隔几个月都有新变化。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他的照相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手机的普及,也让人人都成为城市变化的记录者。不过和大多数人“到此一游”的拍摄心态不同,李向东几乎每年都会在同一位置拍摄这个城市。时间尺度拉得越长,眼前的景致变化也越来越大,一座座原本很显著的建筑渐渐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
现在,李向东正在整理近40年来拍摄的城市照片,准备在国庆节前后制作一个改革开放40年乌鲁木齐城市变迁的摄影专辑。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奋进中的乌鲁木齐,一座成长中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