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花园村:跨越背后的治水之道
郭晓龙说,囿于空间局限,生态农业园的面积只有200亩,只是作为一个示范园来建设。今年的并村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腾出了新的天地。“我们正在渼陂下区块规划建设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那里空间更开阔,边上就是水库,条件十分优越。”郭晓龙说,未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理念会更新,品种会更丰富,科技含量也会更高。
记者 黄晓华 见习记者 童阗韬 文 胡肖飞 摄
花园跨越发展的背后,是一次次突破瓶颈的过程。花园从一个小山村,到2004年并村后,变成本地人口约4000人、外来人口约6000人的万人大村;到2016年底人口达到5万多人;今年的并村使村民人口再增加5000多人,总人口超过了6万人,个私工商户达到3313家。
仔细考察不难发现,在花园村,护好绿水青山是指引该村产业发展的一条红线。在产业选择上,他们首先瞄准高科技、低污染的环保产业。在花园高科、花园新材等公司都建有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厂区建设都实施了雨污分流,而且花园高科致力打造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属于环保产业范畴,花园新材研制的新型墙体材料———多功能轻质复合墙板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此外,花园村大力发展红木产业,集聚了2000多家红木家具相关企业,为了减少空气和水质污染,专门建设了花园雕刻·油漆中心,通过集中管理、统一处理,在规范发展的同时,大大减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饮水问题一直是花园村的心头之患,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得,“当年喝水都要到隔壁的马府村去挑”。
用水保障紧紧地追赶着花园发展的步伐。从1985年取用地下水,到2001年建设自来水厂,之后自来水厂规模一再扩大。村里的日用水量从原来的七八十吨变成了七八千吨,整整增加了100倍。
花园人没想到,自己生活的家园有朝一日会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景区。2012年,该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式挂牌,成了我省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开设了中国名村考察游、红木家具采购游、生态休闲观光游等旅游线路。在3年后的一次评选中,它成了“最受欢迎乡村旅游目的地”。青山绿水、美村美景转化成了生产力。2016年,花园村实现经营收入461.23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6万元。
8月23日,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的道路上,洒水车缓缓驶过,刚刚完成白改黑的地面如同洗过一般。
雨污分流曾被指“劳民伤财”
为了维护治水成果,他们采取了不少措施,有时甚至不惜成本。在吉祥湖等水面,每天都有专人打捞;每个小区都专门组织两人巡查区域内池塘、沟渠的整洁度;为了让池塘水系之间的水清起来、活起来,他们将大小池塘都通过暗管相互连通。2014年,花园村发现,邻村的污水流入了吉祥湖,于是趁吉祥湖放水清淤,花了400多万元修建污水管道,将污水引入下游管网。
“党的十八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一直以来,花园就倡导绿色发展、绿色生活,而水是生命之源,既要用好水,又要保好水,更要治好水,让好水浇灌出生态优美的大美花园。”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邵钦祥说。
“不允许停水,否则我们都要被罚款。”曾担任花园自来水厂厂长的邵有木将这条规定作为一条底线。作为自来水厂的元老,他尝到了不少引水而来的酸甜苦辣。要从周边其他自来水厂引水,价格主动权在人家手里;从别人地盘上的水库引水,想用粗一点的管子,费尽口舌,最终还是没成。有了充沛的水资源,心中才有底气,发展才能硬气。
花园村,“中国十大国际名村”之一,“中国名村综合影响力300佳”位列第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充足、清澈的水,如何成就花园的美景,如何支撑花园的发展。
因为先人一步谋划治水文章,所以在全省“五水共治”全面展开后,花园村比起很多地方更加“气定神闲”。不少地方忙着整治农村面源污染,为取缔关停养殖户伤脑筋,但花园村早已看不到散养家禽,也没有一家养殖场。该村在当初并村之时,就明确了一条村规:村民一律不得养殖家禽。
郭进武介绍,比如,旧村改造要求家家户户必须修建化粪池,要实行雨污分流,污水进入处理厂处理。这在当时的农村引来不少村民的非议。在施工现场,看到地下埋了两根管子,一根清水管、一根污水管,一打听管子价格还不低,很多不理解的村民心疼地说,“这真是劳民伤财”。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