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更生:用精湛手艺传承传统工艺 用执着信念诠释当代工匠
“京作” 硬木家具制作讲究榫卯结构,刘更生最先跟着师父学习“开榫”和“打眼儿”。“第一次给木头凿孔没有经验,被师傅从后面打了一巴掌,正是这一巴掌点醒了我如何做好一名木匠。”刘更生表示,他深知做个好木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此后,刘更生白天用心看师傅的姿势,琢磨技巧,等别人下了班,他就用一些废料慢慢练,下锯、凿孔、雕刻,这些简单的基本动作被他重复了成百上千次。三年后,他比同期进厂年轻人的基本功都扎实。1988年,刘更生参与北京饭店贵宾楼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家具制作,在京作红木家具圈子里闯出了名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更生认为自己最大的使命与职责,就是像当年自己师傅带徒弟一样,把自己掌握的技艺全部精心的传授给下一代,使“京作”家具制作更好的传承下去。
2001年,刘更生开始参与古旧家具修复工作。十多年来,他已参与修复了几百件古旧家具,包括黄花梨木春椅、紫檀木转桌等多件明、清古旧家具,此类家具技艺要求更高、修复难度更大,刘更生深知马虎不得,他牢记老师傅的教诲:“干木匠的要学会专心与静心。”
刘更生通过在红木家具制作技艺方面的精心锤炼,以及参与对大批的古旧家具的复原和保护,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赢得“北京大工匠”(手工木工)的称号。
最让刘更生难忘的是2014年,随着举世瞩目的APEC峰会的到来,他们接到为会议制作领导人座椅的艰巨任务。要求既要充分发挥现代家居功能先进的设计优势,又要保持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色与韵味。为此刘更生大胆提出了将现代转椅与传统清式圈椅相融合的方案,就是在皇宫椅托泥版下边的龟角里隐藏一个直径约为2厘米的滑轮,这样设计不仅有效的克服传统清式圈椅过于笨重不便于移动的问题,而且在外观上完全没有破坏中式家具的美感。
创新工艺 保留传统制作
榫卯之间 练就“京作”技艺
刘更生,1980年到龙顺成学徒,师从孙月楼学习“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技术。三十多年来刘更生凭借日益精湛的工艺技术和扎实肯干的奉献精神,2010年被任命为北京市东城区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北京市国企楷模、北京榜样。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