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时间:2018-11-19 07:52:29 来源:网络整理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从主体分化来看,大型房企产品线完整,城市布局合理,在建可售储备充裕,若把多种业态与开发阶段进行细拆,结合现金流特点,对应进行不同的融资渠道,这是可行的。不同项目对应不同资金,实现项目交叉支持,最大化利润率,利于调节负债结构,充实资本盈余。

  对此,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周志锋认为:“大浪淘沙,经过这一段时间政策和市场的考验,一些拥有优质品牌背书、成熟全面融资渠道的品牌房企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以龙头房企为例,社区服务与物业运营已经被提上议程,成为新的发展亮点。碧桂园继续对分拆的物业进行转战港股上市;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在一二线城市发展长租业务。2017年碧桂园正式推出BIG+碧家国际社区,宣布3年内建100万套长租公寓。今年2月,住房租赁REITs也正式获批,成为国内首单百亿规模的REITs产品。

  其实不只是租赁,随着房地产从开发转向开发+运营,各类房地产资产的证券化受到监管的鼓励和金融机构的青睐。2017年以来,已有多家房企和物业持有机构将商业地产、酒店、物流地产等进行资产证券化。

  相较于房企原有的开发贷款、权益融资、非标融资、债券融资(境内外)等外部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发起人将自身持有的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给SPV,能够实现风险隔离;同时,挂牌之后形成了标准化资产,能够吸引机构投资者低成本资金进入,在非标监管环境趋严的形势下,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底层资产现金流的安排和重塑,成为房地产企业全链条融资的重要途径。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新兴领域寻求变现

  随着融资难度加大,市场参与者亟于寻求新的融资渠道。受此推动,房地产证券化正迎来蓬勃发展之势。

  寻求海外融资是其中之一,瑞安房地产建业地产以及雅居乐与近期发行的票据及优先永续证券寻求海外资金,年利息均在6.5%-7.0%之间,远高于去年同期4.2%-5.5%之间。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房地产私募基金也表现亮眼,尤其是国内房企对资金的极度渴望,引来国际私募基金的重点关注。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最新报告称,未来三年中国有望吸收来自亚太房地产私募基金的140亿美元资金,成为私募基金最大投资目的地。

  融资渠道多元化

  总体而言,正如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此次采访中,针对未来投资方向所说的,其实未来主要关注两个领域——第一是存量市场的投资,第二是复合型地产的投资。这两个是开发企业投资的重点内容。类似领域也会形成各类投资新风口或新机会。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目前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主要操作模式包括“类REITs”(住房租赁、商业物业)、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运营收益权ABS、物业费ABS和购房尾款ABS等类型。

  但也并非毫无担忧。碧桂园近5年来,长短债比持续下降,在房企越来越难获得长期借贷的环境下,短期偿债压力提升,今年的业绩报告会上碧桂园不设销量目标,也许正是其忧虑的体现。

  至于办公楼市场,作为近年来的行业热点,在我们的调查采访中,也被多位业内专家提及看好。目前一线城市的新兴区域依旧表现活跃,国内二三线城市升级需求显著,也值得关注。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品牌房企中TOP10的房企集中度(销售金额)达24.1%,相较于2016年上升了5.8%。而Top100的品牌房企集中度更是大幅上涨了10.7%,达到55.55%,首次超过一半。

  在此次调查中,关于“房企融资会向哪些渠道倾斜”,股权融资也成为热门的选择之一。过去多年,房地产行业融资始终以债权融资为主,尽管有信托、私募等形式,但往往沦为通道,“明股实债”现象十分普遍。如今,股权融资的盛行或多或少反映出房企资金压力下被迫转变融资方式的“无奈”。

  从2017年10月,国内首单央企租赁住房REITs——“中联前海开源-保利地产租赁住房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交所审议通过,发行规模50亿元。到12月,中国首单长租公寓资产类REITs——新派公寓类REITs在深交所挂牌。还有万科印力、保利地产已相继设立商业物业CMBS;上海世茂国际广场CMBN(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票据)完成发行。如此多的项目都在迅速推进着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成熟发展,中国迎来真正的REITs也变得指日可待。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诚然,去年以来,中央层面陆续出台了多项严苛的监管措施,为规范银行业各类表内外融资乱象,房企资金面已经收紧。2018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明确管住货币供给的总闸门,除了对银行本身加强住房信贷管理,提高对贷款风险防范以外,对于基金、信托、债权发行等统统加强管理。

  2018年的房地产行业趋势如何?在《中国房地产金融》向业内人士广泛收集的问卷调查中,“严苛调控带来的政策风险”与“房企销量低、融资难的偿债风险”成为人们集中关注的问题。

  多位证券化操盘手曾向媒体透露:“以前,都是我们在想怎么和地产公司建立联系,现在变成了一堆地产公司主动找到我们。”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则建议,房企应该采取更为灵活多元的融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金融管控从紧的趋势很明显,但实际上各类偏好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银行信贷来说,在对大开发商的项目支持方面,其实力度是没有变化的。中小企业压力较大,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比如说部分小城市的小房企,拿地很积极,在于其有博一把的心态,否则地产开发业务就会受到限制。所以大趋势是可以看出,生存的机会压缩,但部分房企转变思路还是有机会的。”

2018房地产投融大趋势

  融资渠道收紧后,房企还将寻求更多流通能力强的业务进入市场,寻求变现。2018年的房企投资新风口在哪?在《中国房地产金融》进行的“2018中国房地产金融大趋势”调查中,联合办公、数据中心、城市更新、医养地产、特色小镇都榜上有名,而被投票最多的仍是长租公寓这一领域。

  喜忧参半,房企资金路漫漫

  除了银行借贷以外,去年恒大还多次发行了大额的优先票据;又对2018-2020年到期的旧票据进行了要约交换,推迟偿还时间。同时,通过三轮站投,恒大引入包括中信、中融、深业等央企与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完成了国内房企史上最大规模约1300亿元的股权融资,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净负债率。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