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导致规模掉队,昔日“利润王”中海地产风光不再
事实上,伴随着6月份棚改货币化政策的出台,火热的三四线市场随之进入成交冰冷期,此前重仓三四线房企也迅速调整方向,转而拥抱一二线市场。但由于一二线调控政策长期趋严,且市场趋于饱和导致同区域房企同质化项目竞争激烈,加剧销售难度,中海地产想要在一二线获得业绩大增,并不容易。
从克而瑞中心监测的城市新开盘项目去化变化情况看,7月以来,一二线城市新开盘、加推项目开盘去化率总体呈稳步下滑趋势,十一黄金周总体去化率仅为54%。而曾经的热点城市福州、苏州、杭州项目去化表现低迷,单个项目的最高去化率基本都不高于50%。在国庆黄金周期间,31个重点监测城市成交量环比大降近七成,跌至历史低位,同比下滑27%;其中,重庆、青岛、南京等13城成交量同比腰斩,杭州、扬州、建阳同比跌幅超80%。
一直以来,稳健、保守是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HK:0688,下称“中海地产”)的发展底色,这个理念为其带来了“利润王”的美誉,但在房地产行业规模竞赛中,其高利润下规模增速不足的发展趋势,却使其从房地产行业第一阵营掉落下来。今年以来,提速成为了中海的主旋律,在今年业绩会上,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颜建国提出了中海销售增速不低于25%,实现2900亿港元的销售目标。但对于房企而言,规模和利润一直是道单选题,规模令下,中海的“利润王”地位转而变得岌岌可危。
蓝鲸房产进一步了解到,在中海地产的新增土地储备中,其业务大多集中布局于二线城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的一线城市占比比去年全年有所提升,达到了16.2%,而重点二线城市的占比也增加至32.8%,占比最多的二线城市为50.7%。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