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狂飙的三四线:棚改还有两三年红利 需警惕人口流失

时间:2018-09-29 19:23:14 来源:网络整理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伴随这些以“群”为单位的规划,越来越多地在国家发展构想中被提及,这预示着中国城市群发展已进入集中发力阶段。尤其“雄安新区”的设立,更释放了信号,都市圈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量会大大减少,因为三四线城市一方面人口导入能力小于新一线城市和强二三线城市,另一方面棚改会消耗城市当地人的需求,棚改结束后本地需求支撑力会明显减弱。

  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口、产业导入不够,这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它和城市的位置、资源有着很大关系,不是可以随机复制的。对三四线城市的产业不是很看好。

  但伴随机遇的是风险。

  棚改还有两三年红利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已有29个三四线城市房价过万。“千人抢房、夜宿售楼部”等桥段层出不穷,区域房价也进入快涨通道。在9月的国家统计局数据中,无锡新房价格环比涨幅3.4%,位居70城之首;第二名徐州涨幅也在3.3%,环京的唐山、秦皇岛等地涨幅均超过2.5%。

  为何如此,因为当三四线城市受到的政策支持(棚改为主)减弱,其人口和产业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大。

  “TOP房企在三四线的竞争会更激烈一些,尤其是排名前30的品牌房企。”张志杰告诉记者,企业布局哪一类城市和其自身发展规模分不开,品牌房企多因全国布局的需要,会更注重三四线。

  需警惕产业空心人口流失

  “2018年的棚改仍可观,会继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推动。也正基于此,目前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张志杰指出。

  以长三角为例,浙江省整体棚改规模较大,杭州、绍兴、湖州的棚改都较为突出,2018年计划开工量均超过3万套。江苏各城市亦然,其中仅南京2018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的面积就达400万平方米。

  也正因此,当全国范围内人口红利衰减、棚改红利逐渐减弱,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了较高的土地流拍率时,这里的未来市场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企业又该如何“捕到食、不掉坑”?

  张志杰认为,整体上而言,三四线城市未来2~3年还有红利期,其中最大因素是棚改——“每年600万~800万套的棚改需求量,可以支撑起供应值。”

  在以“大城无界”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上,中国指数研究院3Fang互联网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志杰,对于上述问题进行了详实分析。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就直言,“2020年之后,如果政策对三四线城市开始从严,则可能造成断崖式的下滑。”

  而重点三四线城市似乎从2016年便开始了“狂飙”。

  张志杰也表示,整个三四线城市在棚改潮结束之后,大部分来看机会不大。

  通过中指院的报告,记者也发现,棚改的货币化安置,催生了大量购房需求,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伴随宏观导向,百强房企几乎无一不开启深耕重点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布局策略,加入这一场关于“圈群”的PK。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