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竞跑:借力资本杠杆 上市房企忙“圈房”
起步较晚的碧桂园,于2017年正式成立长租事业部,公寓品牌名为BIG+碧家国际社区。
9月11日下午,旭辉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截至今年8月底,旭辉领寓拓展规模4.5万间,已经在上海、苏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北京、无锡、厦门等20个城市布局,续租率在50%左右。”
“运营近3万间,累计开业4万间,拓展规模4.5万间”,2018年半年报中这些鲜活的数字,无不体现出在局者对于规模扩张的野心。
随着房地产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围绕存量资产运营和租赁的服务,成为房企布局的重点,万科(000002.SZ)、龙湖(00960.HK)、旭辉(00884.HK)、碧桂园(02007.HK)等至少15家房企布局了长租公寓。
对此,睿意德策略顾问部总经理周长青分析,“长租公寓收益比较低,所以需要有足够的规模效应,才能确保规模经济性,所以会出现各家企业抢赛道的情况。”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