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厨房 >

除了皇室八卦,古装剧我们还能聊点啥?

时间:2018-08-31 12:20:44 来源:网络整理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今年的暑期影视话题似乎被乾隆和他的皇后们包揽了,《延禧攻略》刚完结,《如懿传》又接力霸屏,甚至有人将这两部剧同《孝庄秘史》《步步惊心》等清宫剧的时间线做对照,做了脉络清晰的人物关系图。一梳理才发现,原来,不少80后、90后都是看着清朝皇室八卦长大的。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除了皇室八卦,古装剧我们还能聊点啥?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马原)

  艺术性、娱乐性从来不是二选一的相悖命题。越是在资本逐鹿、IP林立的时期,观众越期待从编剧、制片到导演、演员都用心的精品好剧。在庞大的市场蛋糕面前,如果古装剧创作能拿出做好美术细节的态度来打造故事情节,让每一部戏剧本过硬、戏骨飙戏,相信除了皇室八卦,观众还能有更多别的选择。

  清宫剧成为古装导演的富矿,这大概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改编自野史笔记、传统曲艺的《戏说乾隆》和《宰相刘罗锅》,“戏说”二字,奠定了清宫戏的基调;此后,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将镜头从朝堂上的君臣转向皇宫里的少男少女。近十年,“女性向”的宫斗戏渐渐成为清宫剧的主旋律,紫禁城里的妃嫔精确丈量了每一届观众上扬的嘴角和喷涌的眼泪。在现象级大戏《甄嬛传》中,众妃争宠的焦点从未游移;而到了《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璎珞身在后宫却不醉心于爱情,一心只顾恩仇。历史、喜剧、动作、爱情、文艺,各种元素都在看似森严的宫闱之中潜滋暗长。

除了皇室八卦,古装剧我们还能聊点啥?

  不过,美术、场景、服装、道具的视觉呈现贴近历史,不代表古装剧在情节和思想上还原历史。相反,在以宫斗剧为代表的古装剧里,历史素材仅作为工具包装出了令人信服的视觉效果,其剧情内核仍是逢迎现代人精神愉悦感的言情剧和职场剧。尽管符合了当下对冲突离奇、节奏紧凑的剧情审美,但台词过于新潮、人物塑造扁平化、缺乏层次等硬伤,不免会降低此类古装剧的口碑质量。这不仅是创作上缺乏匠心,也是机械的古今嫁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毕竟,在后宫里寻找专一的爱情,在朝堂上渲染商场的争斗,可能本身就找错了庙门。

  有人说:看剧不过是为了娱乐,何必较真?但一部精品剧不仅能让观众放松,更能引发思考。而在内容全是戏说、改编、架空的古装剧里,观众跟着主角一路过关斩将,全身心沉浸角色,投射出一个睥睨六宫的自己。但现代生活的逻辑是否能在古装剧的脉络中顺畅无阻?这取决于艺术创作的真实与对人性的深入探讨。退一步说,即便仅仅为了娱乐,形成固定的戏说、改编套路的古装剧,一两部倒还新鲜,一旦走向批量生产,甚至成为投资扎堆的现象时,古装剧就少了值得咀嚼的后味了。

  当然,影视剧创作不是历史研究,艺术创作加入虚构无可厚非。不过无论如何,乾隆年间出现了昆曲《贵妃醉酒》、宫女像对待偶像那样追逐侍卫等情节,还是会贻笑大方,甚至带来误区。相比之下,《大明王朝1566》《康熙大帝》等历史正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虽在局部史实上有所改造,但扎实的剧本、庙宇朝堂的家国情怀,塑造了众口铄金的口碑;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作为影迷心中的经典,无厘头的情节让观众与具体的明史产生“间离”,观众看到的是星爷,不是唐伯虎;而《红楼梦》作为清代的“古装文学”,虚化历史背景,让家族兴衰与人性力量产生超越时代的价值。这启示我们,古装剧不妨架空历史、塑造想象的“古代世界”;如果置于真实的历史背景中,要么尊重史实的框架、符合基本的史观,要么技巧高明,让出格的改编不造成历史的误解。

除了皇室八卦,古装剧我们还能聊点啥?

  这正是:剧不古,情尽装,注水改编哪家强?历史不是小姑娘,打扮也要有质量。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已经从“手工小作坊”走上了“工业生产线”。据《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古装剧仍是流量担当,而传奇类占了古装题材的半数。为何古装大戏不时霸屏、话题频频?除了剧情推陈出新、明星流量效应、改编知名IP、网络平台预热外,根据观众需求做好细节,方能为营销团队提供层出不穷的话题点。以《延禧攻略》为例,从全剧宁静淡雅的基调色“莫兰迪色”,到绒花、点翠头饰的严谨复刻、“松花绿底绣金色菊花常服”的考究细节,服化道具的精益求精,使该剧成为流量爆款,哪怕不追剧的吃瓜人士也会被 “强行科普”,引来大波路人好感。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二维码

新闻推荐

图文资讯

今日聚焦

装修设计

家装家居

消费指南

装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