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看“鎏金铜蚕”如何在这个县“流金”
驮着一两百斤重的邮包,行程最少一两百里,骑车坐船走路,穿行在崇山峻岭、沟沟坎坎之间,40出头的赵明翠明显比实际年龄老得多。十多年的风吹雨淋下来,腿上有狗咬过的痕迹,手上、脚踝处都是摔伤的印子,粗糙得简直不像个女人。说起送邮路上的艰辛,赵明翠只是笑,很坦然。在山里送邮件必然会碰到这些事,她早就习惯了。
“我要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要送到我走不动为止。”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小路上,赵明翠践行着诺言。在结冰的泥路上,跌下两米高的陡坡,昏厥清醒后的她,第一反应饭不是查看伤势,而是检查邮包是否完好;风雨颠簸的邮路上,哪怕不能按时吃饭,哪怕当晚回不了家,赵明翠都会及时送到;地址不清,或者人名对不上号的邮件,按规定可以退回,但赵明翠每次都要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短信等核实,确保没有差错后去投递。
“他们是养蚕大户,今天来领新一批的蚕种。”该镇养蚕技术指导人员指着一个房间说,一般桑户都是等着我们在这里把蚕种摊好,让小蚕长个十多天再来领买。因为这期间,温度、环境、技术等因素决定了小蚕的成活率,不好养。“小蚕供育服务部”就像保育院一样,在这里小蚕的病害防治完成,降低桑户养殖风险。而为了鼓励养殖,一张三万颗的蚕种,政府以购买的“五折”价卖给桑户,贫困户则免费领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赞颂过蚕,蚕也成了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的象征。祖祖辈辈延续两千余年的传统蚕桑养殖,给石泉人民带来财富和荣耀的同时,也铸就了“勇于牺牲、乐于奉献,殚精竭虑、拼搏奋斗”的“金蚕精神”。
历史轮转,经济变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石泉历届县委、县政府咬定蚕桑不放松,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把蚕桑从一个弱小的农村多种经营项目发展成为农、工、贸、文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成为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县。2017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统计数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产值12亿元。
“古老的蚕桑产业有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种桑养蚕已不仅只为丝绸提供原料,蚕桑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桑叶、桑果、桑枝、蚕沙、蚕蛹、蚕蛾等开发利用价值巨大。”任文霞说,在电商线下展示区,桑葚酒、桑叶青汁、桑叶饼等周边产品拉长了产业链,蚕桑丝绸已形成制种、养蚕、缫丝、织绸、制衣、副产品开发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千年前,国授金蚕,劝课农桑。穿越千年,金蚕之乡正突出蚕桑丝绸符号,以“金蚕精神”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8坊工作室 王一 王姿予 摄影:208坊)
采访结束,离开石泉时,正值周五傍晚,在回程的路上,坊妹看到挂有各地车牌的自驾车正在驶向石泉,周末,桑园与厂房,特色小镇与生产线,将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寻觅“鎏金铜蚕”故事的各方游客......
在石泉县城东南方向十多公里的池河镇,有个闻名当地的明星村,一个默默以采桑养蚕为主业的村庄,因“国际网红”鎏金蚕的文化元素正在成为闻名全省的“明星村”——升级桑蚕产业体系,实现桑旅融合,打造一个金蚕小镇,成为“蚕业+文化+旅游”的典型样板。池河镇副镇长张辉成告诉坊妹,建成以后,预估农民年增收超过30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而且可为当地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镇内10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100%的农户可实现就地就业,同时吸引大量外来人才来金蚕小镇创业。
“我们这的养蚕大户收入很高的,除了育种、养蚕,再跟着政策做一些林下养殖,有些一年能挣将近20万元。”正在小蚕培育中心摊种子的村民喜笑颜开地对坊妹说。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